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地动山摇,房倒屋塌,伤亡惨重——这几乎是每一次大地震的固定画面。远的如2008年的汶川8.0级地震,近的如2013年的芦山7.0级地震,最近的是今年8月3日的昭通6.5级地震。

人们会注意到,每一次大地震,受损最重的是乡村民居。从这次昭通地震的现场图片中也可以看到,很多民房还是土坯房,在地震后倒掉,人们需要从一片瓦砾下面挖出被埋压的人。

这倒也并不奇怪。乡村民居本来就对地震不设防。

我的老家在湖北乡下。就我的观察和经验,乡村民居自1949年之后,有过几次进化。

乡村民居建造的特点是最简化处理。曾经有造汽车的人说过,汽车就是四个轮子,加几个沙发,再加一个车壳和发动机。乡村民居的思路也大致如此:四堵墙、有门窗,再加个顶,就齐了。各阶段的房子,差别只在于建筑材料的进化。

第一个阶段,是1949年至上世纪80年代。这一时期的乡村民居,以土坯房为主。当然,也有茅草房和青砖房,少。

土坯房的建筑材料,主要是土坯和木材。这些材料都是就地取材,费些力气,自力更生即可得。当然,还有瓦和少量的砖——这两种材料也来自土,由土法烧制而成。土坯由粘性较强的土和泥,混以稻草等,以框架成形,晾干修磨后即成。木材主要用来做檩、椽、门、窗等。不要小看这种材料建的房子,虽然风吹日晒雨淋,三四十年的寿命还是有的。我家的老房子,就曾是这种材料建的,30多年没有歪倒。

第二个阶段,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。这一时期的乡村民居,以砖房为主——青砖或红砖。这种房子的建筑材料,主要是砖和木材。砖主要来自购买,所以建筑方法是能省则省。我老家的办法是,四块砖用灰泥粘合,砌成一个空心的墙,然后逐级向上。这有个专门的名称“空心挂斗”。这种房子比土坯房好看些,如果不刻意破坏——比如用尖刀撬——似乎也更结实一些。

第三个阶段,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。这一时期的乡村民居,从以前的一层进化成两层或三层,建筑材料也开始变成砖和预制板,木材用得很少。砖主要是红砖,预制板是水泥和钢筋浇制而成,中间有孔。红砖砌墙,预制板为顶,是这种民居的特点。

这一时期的有些建筑,从外面看,瓷砖,蓝色玻璃。这正是被很多人嘲笑的“厕所式建筑”。

这应当是目前乡村民居的高级形式,在有些地方是主流。

农民建房,囿于自身的条件,常常因陋就俭。选址、材料、建造、维护……全过程几乎都和专业无缘。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,数量惊人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从事建筑工作,但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卖力气,现代建筑技术,他们顶多只了解了皮毛。等他们回乡建造自己的房子时,他们在城市建筑中了解的知识,根本用不上,最多是山寨一下。经验和其他人的选择,才是最现实和可靠的办法。

不管哪个阶段的民居,都没有考虑防震。其中的原因,也并不难理解。

没错,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,但是以中国之大,每一个地方大地震的概率,并不吓人。很多地方并没有发生过强震,如果不靠仪器,普通人并未感觉到地震。就拿我的老家来说,百年无破坏性的大地震,半个世纪以来,连有感地震都极少。

对很多地方的很多人来说,发生大地震的几率,和陨石落到头顶并不区别。在这种情况下,民居对地震不设防,倒也在情理之中。

当然,最重要的原因或许还是建筑成本。防震是一个系统工程,从选址、材料到建造,都有要求,这对于乡村来说,过于奢侈了。过去是这样,现在还是这样,将来会怎么样不好说。

正如只有在吃饱了饭的前提下,才有可能考虑饭菜的色、香、味一样,在农民支付基本的建房的成本不再是难题时,其他的问题才会被考虑,防震也许还是最后一项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城镇化过程中,镇和县城承接了大量的转移农民。农民的住房,绝大多数不再自己建造。正经的开发商开发的,自然有国家标准(包括防震)来约束,只要有有效的监管,问题不大。但也还有不少属私人自建的房子,卖给了进城的农民。这种房子的质量,包括防震,和农民以前在乡村自建的房子相比,能进步多少,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
隐患,或许正从乡村转移到城镇。

回到乡村民居。在目前的情况下,对于地震,能做的或许只有祈祷:最好不要发生;如果发生了,最好是小震;如果是大震,最好震源深一些;如果震源浅,最好发生在白天农民们外出的时候……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汪海明

汪海明

20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财新同仁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