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8月12日,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(征求意见稿)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这次教育部整出的这个东西,其中的重要变化,是恢复了51个异体字,还拟对44个汉字动手动脚,调整了写法。

目前看来,相关人员对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制定和发布的意义有自信满满的描述,一副深有研究、真理在握、功德无量的架式。只是,他们这一次又犯了“不密切联系群众”这一错误,盈天的口水也算是自找的。

教育部一向是被口水冲刷的衙门,这次也不例外。在这个征求意见稿发布后,从体量上看,口水虽然没有超过台湾的“莫拉克”,但也够教育部的相关人士擦一阵子的。而在我这个学习了十多年语文课、在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混了四年、有两三年中学语文教师经历、现在每天还过眼大量文字的人看来,这次的修订,实在是闲得无聊的结果,用够既通俗又官方的话来说,这纯粹是在“折腾”。

就增加的异体字而言,一些异体字的出现,满足了部分很有文化的人取名字或追求深度或追求与众不同的爱好,这是一件好事;对另一些人而言,这些增加的字,要么不认识,要么用不上,增加就增加吧,无所谓。增加的这些字,即使不认识,不会写,也不会被归堆到“文盲”那里去。所以,对这一块儿,虽说也有些疑惑,但还是打算从了那些专家学者和官员。

让人口水如悬河的是那44个调整写法的字。

事实上,国务院早在1986年就英明地指出,“今后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态度,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”。这是一种有前瞻性的决定。可惜的是,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制定者们,只看到了前一句,而抛弃了后一句。这种选择性理解,即使以君子之心度之,也会认为他们水平不够;如以小人之心度之,可能会认为他们静极思动,不甘寂寞,想折腾全国人民。

[subtitle=]

为什么要调整这些字?

相关官员说:“字表对《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》进行了深入研究,总结出隐含其中的字形规则;依此对一些不符合字形规则的字的字形作了微调。这些规则,也使今后大批量汉字的字形整理有章可循。”看来,这只是从技术角度进行的一次微调。

新华社的报道给出了新的解读。有关官员称,称此次调整汉字写法的主要原则是为取得与宋体字笔形变异的一致,其他主用字体(仿宋体、黑体、楷体)与非主用字体,以后再逐步进行调整。据介绍,此次字形调整共有尊重汉字结构、考虑宋体风格、遵循统一规则、严格控制特例四个总原则。在总原则的指导下,此次调整中制定了横变提、竖变撇、捺变点、竖弯钩变竖提和竖钩、横折钩去钩五类笔形规则。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,进一步取得与宋体字笔形的一致,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、系统性。

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。但是,这些解释忘记了一个更大的原则:汉字的字型,应当以约定俗成为原则,也就是说,只要符合社会的普遍认可就可以了,即使看起来不符合规律,甚至是错误的,也是没有关系的。因为说到底,汉字只是一种符号,一种绝大多数人认可的符号而已。在文字这个问题上,可以用一句话表达:说你对就对,不对也对;对你不对就不对,对也不对。这里作出评判的人,当然是广大的老百姓了。

因此,即使如专家所说,这44个汉字的确有问题,那么,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目前在世的人中,绝大部分已经习惯并认可了那些错误,也就没必要改动了。

从这次被专家动手动脚的的44个汉字来说,绝大部分都具有通行度高、易于识别的特点,再来折腾成符合专家所认为的“字理”,以里巷俗谚来说,无非是“脱裤子放屁,多费手脚”而已!     

事实上,经过漫长的演变之后,汉字的形体已经高度抽象化了,变成了一种符号;即使有“六书”之类的造字原理蕴含其间,对绝大多数使用者来说,它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一种符号,对应着某些意义,除此之外,岂有它哉?

汉字规范工作当然很重要,但它应当是在保持汉字稳定性的前提下,对汉字的甄别和用法进行标准化,而不宜再对汉字字形动手术。目前的这种做法,不去规范汉字的意义和用法,反而在字形上动手动脚。

可以想见的是,如果按照目前的做法,对这44个汉字来说,语文教学中需要重新教和学,印刷品需要重新印,输入软件需要重新编,更重要的是,13亿中国人需要重新学习这44个汉字!这样大的成本,是这些人出,政府掏钱,还是老百姓出?

在这件事上,如果用形体没有变化的字来说,那就是:舍本逐末!

如果只是一些孔乙己和专家在折腾这事,倒也无关紧要;如果这事要是上升为法律,成为全国人民遵守的规范,那就容不得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。

在汉字这个问题上,历来不乏折腾之举。清末民初以来,“废除汉字”的呼声一直不绝,最近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挨踢的鲁迅鲁大师就是其中一位;1949年之后,德高望重水准高的王力王老先生也提出,汉字要走拼音化的道路。其他的如非常时期1977年12月由执政者强力推行的“第二套简化字”,其结果已经尽人皆知了。

目前操弄这场“改革”的学者,名不如鲁迅,学不及王力,自然也不可能在大问题上折腾,只是,纵使是小打小闹,也挺烦人的。就像蚊子和臭虫,虽然不致于咬死人,但也足人让人夜不安枕。       

党中央和胡总书记教导我们说,“不折腾”。不能说教育部这的些相关人士就是成心跟党中央对着干,只能理解为他们学习得还不够,领会中央精神有欠缺。

建议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和官员,每天上班多看看央视的新闻频道,了解国内外大事;下班后,找个凉快的地方,多和家里人待会儿;每天7点钟准时收看“新闻联播”,看看中国一片大好的形势,然后就在备受鼓舞中,洗洗睡吧。 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汪海明

汪海明

20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财新同仁

文章